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

繳租稅、利社會


要如何打造一個安定、富強的國家呢?有人付出愛心,關懷一些處於弱勢的團體或家庭;有人提出想法為社會大眾爭取更多的資源和福利;而最普遍的方法,就是─納稅。如果將國家比喻成一條魚,那麼稅收就是對魚來說最重要的水。有水存在的地方,魚才能自由自在,安穩舒適;同樣的,有人民繳納的稅收,政府才能盡力進行公共建設,讓人民的生活更加安逸和樂。
為什麼公園、學校、體育場等,能像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立?為什麼高速公路、高速鐵路這些先進的設備能不斷的增加、不斷的進步?這都是政府靠著人民繳納的稅收,積少成多而得到的成果。既然繳的稅金都花費在自己或大眾身上,可以說是「取之於民、用之於民」,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逃漏稅,只知坐享其成呢?那是因為他們對於租稅有錯誤的認知,覺得繳稅只是付出錢財,並沒有得到實質的回饋,不過要請他們仔細想想,如果沒有足夠的稅收,政府該如何進行國防,該怎麼搭建新的公共設施呢?所以政府也應將每筆錢的去處和用途透明化,列出明細成表格,讓大家都可以安心的繳稅、快樂的享受福利。另外,政府也可從小就教導學生正確的觀念和認知,或平時加強宣導租稅的重要和好處,如此一來,逃漏稅的人應該就會減少許多。
有許多國家,課的稅收都很重,但是他們國家的進步和發展卻是世界排名數一數二的。例如美國,科技進步、豐裕富強,政府還給人民「從搖籃到墳墓」的保障,就是說政府會一直照顧人民,一直從出生到死亡。能有這麼好的福利,是因為在美國的人們,覺得繳稅不是一項義務,而是一種光榮的責任。他們甚至將死後的遺產貢獻給國家,而不留給子女,因為他們認為,是國家一直以來的照顧與保護,才能有今日的財富與成就,他們願意將錢財及心力奉獻給國家,造福更多家境困難,心理、肢體有殘缺的人們。如果大家都能夠這麼想,不要視納稅為一種沈重的負擔,視它為光榮的責任、利人利己的作為,那麼想打造一個富足進步的國家,就不是一件難事。有句話說:「欲水之長流,必先濬其源;欲國之富強,必先豐其稅。」由此可知,納稅對一個國家來說,是多麼的重要啊!納稅可以為自己、也為別人謀求更高的福利,雖然未必能立即享受到實質的福利,但是只要細細體會,就會發現,很多福利其實就隱藏在生活周遭喔!能夠用繳納稅金,讓生活過得更安穩舒適、讓國家變得更豐裕富強,何樂而不為呢?

(南投縣98年度國中認識租稅作文比賽第一名)